19
2014
-
12
煉油冷煤化工熱 石化工程公司板塊盈利分化
所屬分類:
【概要描述】中石化煉化工程(02386.HK,下稱“中石化煉化”)和惠生工程(02236.HK)等工程類企業相繼公布上半年財報。與不少化工產品生產商收入下跌的狀況不同,前述公司在收入、利潤上都有相應增長。在煉油業務不很景氣的情況下,煤化工市場的活躍,反而使工程企業成績單增色不少。
中石化煉化工程(02386.HK,下稱“中石化煉化”)和惠生工程(02236.HK)等工程類企業相繼公布上半年財報。與不少化工產品生產商收入下跌的狀況不同,前述公司在收入、利潤上都有相應增長。在煉油業務不很景氣的情況下,煤化工市場的活躍,反而使工程企業成績單增色不少。
煤化工表現搶眼
中石化煉化上半年收入約196.45億元,同比增長16.3%;盈利約22.14億元,同比增長10.8%?;萆こ桃蛉ツ晖诘幕鶖递^低,不僅收入同比增長131.3%至19.93億元,稅后凈利更是大增1424%至3419萬元。
在凈利潤增長的背后,是兩家企業煤化工業務的大幅攀升。中石化煉化來自于煤化工的收入大增65%至37億元,超越了煉油、其他石油化工業務增幅?;萆こ痰拿夯な杖脒_到8.117億元,同比大增56%,占上半年總收入的41%。
中石化煉化公司稱,上半年,延長石油靖邊煤化工項目、陜西榆林甲醇醋酸系列深加工等項目的EPC總承包都在今年進入了實施的高峰期。而惠生工程高級副總裁崔穎則表示,徐礦寶雞甲醇項目、鄂爾多斯國泰化工煤制甲醇等都是前幾年所簽訂的,而上半年剛好到了結算周期,這對惠生工程整體收入的提升帶來了幫助。
未來訂單或爆發
“各家公司現需盡快完成以往的煤化工項目,從而迎接更大、更多的訂單。”一位基金公司的化工行業研究員昨天向《第一財經日報》記者表示。
今年3月起,發改委一次性地發放了10個煤化工項目“路條”,這比以往總計發放的路條還要多,點燃了市場熱情。
中宇資訊分析師劉明佳告訴記者,10個新項目分別為中電投霍城、新汶礦業、國電興安盟等煤制天然氣項目、4個煤質烯烴項目(中石化2個、中煤集團、甘肅華鴻匯金等各1個)、1個潞安集團煤制油項目。
前述基金公司研究員稱,10個路條的出現,意味著發改委正在有限度地放開該領域,未來估計還會有新項目獲批。與此同時,大型煤化工項目的投資極高,而國內真正可以承擔這類項目的公司不超過10家。目前國內知名的化工建筑商包括中國化學、中石油寰球、中石化煉化、惠生工程等。
中銀國際的統計顯示,已獲得路條的煤制天然氣項目總計6個,最高的投資達700億元,最低的也有241億元;而煤制烯烴項目的設備投資都基本在250億元左右;已有路條的3個煤制油項目總投資也高達近1000億元。
煉油過剩
相比之下,化工工程企業的煉油業務就并不理想了。
上半年,中石化煉化獲得的煉油業務收入為51.3億元,同比持平。這是因為國內一批大型項目處于收尾階段,而哈薩克斯坦的阿特勞煉廠石油深加工等新開項目還處于建設初期。
惠生工程來自煉油業務的收入,更是同比下跌了89.2%至3600萬元人民幣。崔穎表示,這部分收入的下跌是因一些大型的煉油項目尚未施工。
從訂單來看,惠生工程的煉油新訂單同比下跌了99.6%至2360萬元,而中石化煉化公布的一系列代表性新簽訂單項目中,居然也沒有一個是煉油項目。
崔穎向本報記者分析,每一個千萬噸煉油項目雖有數百億元的投資,但去年下半年至今,大型新項目并不多,只有中石油揭陽、中海油惠州二期、中石化湛江等。而這與煤化工一次性拿到國家10個路條的情況截然相反。
另一方面,目前中國的煉廠裝置過剩,也可能是煉油工程類業務減少的原因所在。中宇資訊統計數據顯示,2012年全國煉油總產能為6.54億噸,而以6億噸全部投產計算,最終轉化成3億多噸的成品油。但2012年,中國的成品油表觀消費量則是2.77億噸。
“國內的煉廠開工率在近期并不算很高。因而這種格局下,如果再增加新的煉油產能會加劇過剩,所以發改委可能在審批大型煉油項目上也持有謹慎的態度,這就使得國內工程類企業的接單量明顯下降了。”前述基金公司化工研究員稱。
相關推薦